第199章 泰安镇_谍与战
笔趣阁 > 谍与战 > 第199章 泰安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9章 泰安镇

  “不见得!少爷,我打听了,崔家这次出手,就是要彰显恢复昔日豪门的荣光。毕竟,崔家被日本人打压了好几年,失去的太多了,尽量的要争取回来。

  洪家和崔家的性质差不多,洪家是在泰安镇出手,购置耕地,准备种植罂粟。

  其他的几个豪门暂时还没动静。”

  许大茂的情况可是打听到了不少,为吴子墨提供了足够的信息。间谍的世界,包罗万象,不止是军事情报,涉及的面很广的才行。

  没准哪方面的信息,涉及到的情报,就是打击小鬼子的重要机会。

  何况,山里的‘蟠龙山抗日义勇军’,除了打仗,最重要的还是要吃饭的。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可没有根据地,想吃饭,就得去打劫小鬼子和地主豪绅之类的。

  情报这玩意,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诸多的信息为基础,情报才有基础。

  “大茂,这洪家倒是鸡贼的很。”

  “是啊,咱兴安县新成立的镇子里,只有泰安镇距离蟠龙山比较远。‘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要想攻击泰安镇区域,涉及到敌人的军营、哨卡之类的就比较多,难度太大了。

  少爷!我听说,兴安县又移民来了上万人,几乎都安排到泰安镇那边去了。

  泰安镇说是有不少的地头适合开荒种地,这么多的劳力来了,怕是能开垦出十几万亩耕地出来。”

  这时期的东北开发程度也就一般,地广人稀,又没有大型的农业工具,开发的难度是不小的。当然,要是当地政府真的支持,有足够的人力的话,开垦新的耕地,倒也问题不大。

  这时候的东北三千万同胞很多吗?

  二十一世纪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东三省(9851万人)就将近一亿人口了。所以说,满洲国时期的东三省,地广人稀,一点都不为过。

  “大茂,泰安镇真的没机会吗?”吴子墨倒是不觉得,当初打彭城的时候,大家不也觉得异想天开吗?

  泰安镇距离蟠龙山比较远,的确不适合山里的队伍攻打。包括早期牛逼的三清寨土匪,也没打过泰安镇区域的村子。

  那时候,相对安定平和的泰安镇,可是兴安镇镇公所最重要的赋税地。

  没办法,小鬼子没来之前,三清寨的土匪嚣张的把蟠龙山就近的十几个村子化为自己的地盘,自己收税,那时候的兴安镇镇公所也没辙的。

  现在呢,三清寨的土匪估计是拉倒了。

  可是,抗联独立师来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也开始闹腾,小鬼子围剿了多次,抗联独立师和‘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还活着呢。

  所以,小鬼子大力发展远离蟠龙山区域的泰安镇,倒是合理的思路。

  吴子墨甚至怀疑,未来,小鬼子会把蟠龙山就近的十几个村子都会迁移到内地的泰安镇去。

  历史上,小鬼子不是没这么干的。

  为了针对抗联,担心山里的抗联同化就近的村民,也担心,就近的村民接济抗联的队伍。小鬼子多次进行人口迁徙。

  后来的‘集团部落’政策,就是这么诞生的。

  小鬼子把距离抗日队伍近的村里的村民强制性的全部迁徙走,村子全部烧光,成为无人区。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孤立抗日队伍。

  东北的抗联为什么生存那么艰难,小鬼子这就近无人区的政策,让抗联队伍几乎彻底失去了群众的支持。

  至于那些被强制迁徙走的村民,进了‘集团部落’是咋活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少爷,少爷……想啥呢?”

  “大茂啊,我在想,大桥村和小河口村,距离蟠龙山近不近啊?”好歹这里有吴子墨一千六百亩的巨额产业呢。

  要是连大桥村和小河口村也被小鬼子强制性的迁徙的话,吴子墨就损失太惨重了。

  许大茂的脑筋没跟上吴子墨,少爷刚才还说泰安镇呢,这咋又说道大桥村和小河口村了?

  “算了,小河口村的八百亩地是三老爷白给的;零散的八百亩地都卖出去了,就算都损失了,咱也没亏多少。”吴子墨嘀咕道。

  “少爷,你是担心抗联的队伍打到大桥村和小河口村?”许大茂问道。

  “有啥不可能的,大桥村就经历了两次屠杀和战斗。”吴子墨一翻白眼,“行了,这世道啊,干啥都有风险。不想那么多了。

  要是抗联的队伍真的打来了,就当咱赞助抗联一把了。毕竟,抗联独立师也是抗日队伍吗。抗日队伍打了我的产业也好,不正好证明我吴子墨不是抗日分子了吗。”

  吴子墨心里算计,要是逼急眼了,让‘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抢了自己的产业算了,变相的也支持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生存吗。

  山里的队伍,生存太艰难了。打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步小心就会被敌人设计了套子钻进去。

  吴子墨自身的财富,不少都是‘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打劫之后送来的,光是满洲国的票子,‘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就给了吴子墨好几万块呢。

  要是小鬼子真要对大桥村和小河口村制造无人区,那么,吴子墨还不如先便宜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呢。自家的队伍吗。

  想通了这一切,吴子墨念头通达了很多,心情也比较愉悦了。

  在敌后做间谍的,就得自己给自己找心理安慰。要是总抑郁,还活的了吗?

  就得多有些阿Q精神才行。

  ……

  地下党的某个隐秘窝点里。

  “老姜!挨批评了?”屋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老姜,一个是老李(‘灰雀’)。

  “是啊,上级批评我,不顾大局,涉及到一百多的关内俘虏,这么重要的情报,应该支持抗联独立师才对,怎么能卖给‘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呢?”老姜的情绪不大好,多少有些抱怨的味道。

  理论上,这时期,是满洲省委领导抗联队伍的。可是呢,抗联队伍里的首长,很多都是省委和各级区县的地下党组织的主要领导。

  包括在蟠龙山区域,抗联独立师的师长和敌工部长也是这蟠龙山区域地下党组织的首长之一,组织地位和蟠龙山区域地下党组织的一把手甲鱼差不多。

  党的一级组织吗,都是好几个人组成委员会的性质,集体管理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0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k0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