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崔家的大手笔,三千亩地!_谍与战
笔趣阁 > 谍与战 > 第198章 崔家的大手笔,三千亩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8章 崔家的大手笔,三千亩地!

  “这样,刘股长,回头,我找人到库房里看看,行的话,我就买一些。”买一些烟土储备着,也比手里攥着四万多的满洲国票子安心不是?

  鸦片的有效保质期因生产过程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来说,鸦片的保质期在3-5年左右。所以,吴子墨也没打算短时间内卖出去。

  三五年之后,满洲国的形势就大不一样了。起码,满洲国的票子肯定膨胀了,等于,变相的,吴子墨储备的这些烟土也升值几倍甚至几十倍了吗。

  当然,烟土这玩意,储备多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生产过程和环境条件。

  在生产过程中,鸦片会经过发酵和干燥等过程,这些过程会破坏鸦片的细菌和真菌,从而延长鸦片的保质期。

  对此,吴子墨不大懂,所以,必须带几个真正懂得烟土品质和储备经验的‘专家’来看看。

  要是警务科仓库的烟土没啥储备价值,吴子墨还买它干啥?

  黄胡子正好回来了,蓝鸟又找了两个烟土‘专家’,事关四万多票子的‘生死存亡’,吴子墨不敢大意。

  专家毕竟专家,闻闻味,就能判断出烟土的品质和储藏价值。

  黄胡子和两位‘专家’意见一致的,都被吴子墨收购了。

  警务科仓库里的大部分烟土,无论啥品质等级的,吴子墨也不挑。

  拉货!给钱!拿税票!

  两万多的满洲国票子,就这么被吴子墨挥霍了。

  舒坦!

  手头还有两万块的满洲国票子,没关系,经济保安股那么给力,要不了多久,再去警务科的库房里买就是了。

  在黄胡子和两位‘专家’的指导下,吴子墨召集人手,开始‘专业’储藏。

  储藏烟土也是一门学问,又要避免高温、阳光直射,又要避免潮湿环境……

  为了表示对俩位烟土专家的感谢,每人二两极品冻土,两位老专家,是千恩万谢。

  对于这样的老烟民来说,极品冻土啊,比黄金看着还稀罕人呢。

  吴子墨请刘阔海美美的喝了一顿小酒。

  警务科的经济保安股储藏这些缴获的烟土也是有门道的,必须是就低不就高。这里指的是烟土的品质。

  一些品质相对比较模糊的烟土,经济保安股记库存的时候,二等烟土就记成三等烟土。为啥?担心自己赔钱啊。

  价值两万五千块钱的各个品质等级的烟土,数量上,肯定是没错的。

  品质上,差价就不小了。很多经济保安股库存的二等烟土被记录在案的是三等烟土,那价格能一样吗?

  所以,吴子墨这一批二万五千块的烟土,真实的品质价格,零售价三万多块钱是肯定的。

  当然,警务科经济保安股的库房保管员虽说也懂烟土的品质,毕竟不是烟土‘专家’,烟土的品质分的不是那么精细。

  吴子墨给了经济保安股一千块钱的‘辛苦费’,库房保管员都乐的屁颠的。

  当然,这一千块钱的辛苦费,库房保管员也只能拿到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被经济保安股整体瓜分了。

  吴子墨也不亏,说是两万五千块钱的烟土,要是这批烟土在烟馆里的零售价,三万块钱都挡不住。

  所以,专家就是专家,眼力和见识,本身就是价值。

  吴子墨自己占了便宜,也没亏待经济保安股,说起来也是互惠互利了吗。所以,吴子墨和刘阔海这一顿小酒喝的,都爽利的很。

  “三千亩!”吴子墨大吃一惊。

  “是啊,崔家在白桦镇和临近的龙口城区,三千亩的耕地,几乎练成了一片,那规模,那气势。少爷,这一把,崔家是出了大风头了。”许大茂的消息倒是来的很快。

  “那三千亩地里,其中,就有四块地大致三百亩,是原来咱家购买的。”许大茂继续说道。

  “明白了,咱那四块地,膈应到人家崔家了呗,呵呵!”吴子墨笑了。

  “少爷,这也就架着你是警务科的警尉股长,要是换了别人,崔家可不会大方。光是我知道的,这三千亩地里,崔家就变相的赶走了二十多家农户。

  豪门大族啊,真是强买强卖,一点不含糊。”

  尽管崔家这一把豪气干云的,可是,许大茂对这样的豪门没啥好感。

  大户人家,兼并底层的农户,有啥奇怪的。

  “少爷!崔家还算要点名声。咱那零星的八百亩地,除了这边的三百亩,还有五百目的,分给了一些被强占了耕地的农户,算是安置了不少农户。也等于是置换了耕地。

  实在是没耕地置换的,给了钱,就成了崔家的佃户。”

  置换耕地?说的好听,吴子墨原来的那八百亩耕地,非常的分散。等于是农户不得不背井离乡了。

  不换不行吗?豪门大族啊,惹不起的。

  三千亩地啊,好在,崔家买的不都是白桦镇的耕地,还有半数是龙口区的耕地。白桦镇虽说是个镇子,耕地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要是都被崔家种植上罂粟了,包括吴子墨还有一千六百亩地,粮食咋办?难道白桦镇要从其他区域进口粮食?

  吴子墨觉得自己操心的事儿有些多了,可是,不操心不行啊。

  吴子墨要有两块八百亩耕地种植罂粟。地里的佃户可是要吃粮食的,吴子墨自己又不敢大规模的收购耕地种植粮食。

  “少爷!你不用担心,崔家的三千亩看着多,其实,相对于整个兴安县广袤的耕地,不算啥。少爷,你就想啊,大桥村咱有八百亩的罂粟种植园。

  可是,光是吴子阳在大桥村开垦的荒地,就一千五百亩了。

  少爷,你想,这整个白桦镇那么多的村子,得多少粮食耕地呢。”

  是这样吗?吴子墨对兴安县的农业还是关心不足啊。

  三千亩地,在吴子墨看来,好大一片的耕地。可是,相对一个镇,一个县来说,可能真的不算啥。三千亩,又不是三千公顷。

  小鬼子也不是傻子,鼓励私人种植罂粟,还不至于耽误了粮食产量。

  打仗,除了军费(烟土的税收可是东北小鬼子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鬼子才鼓励农户种植罂粟的吗),最需要的还是粮食啊。

  “也好!崔家这一把,总算把我的风头盖过去了。”吴子墨的心里好受了不少,“崔家出手了,估计其他几大豪门也不会小气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0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k0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