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江南利益(特鸣谢书友 十七年龄老书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笔趣阁 > 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 第243章 江南利益(特鸣谢书友 十七年龄老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3章 江南利益(特鸣谢书友 十七年龄老书

  开熙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午后未时,西征河西走廊的第四兵团曹彬部和第六兵团林仁肇部,凯旋回到了汴京。

  柴宗训于辰时,已提前在皇宫皇极殿,召首辅王著商议对西征大军论功一事。

  在柴宗训的圣意中,此次出兵收取了河西走廊全境,灭六谷蕃和甘州回鹘两国,并将孤守西域百多年的“归义军”解救回到祖国的怀抱,使大周帝国的声威在西域大振,统兵的将领曹彬和林仁肇功劳很大。

  柴宗训拟封曹彬为“甘国公”、林仁肇为“肃州侯”,各食邑八千户、三千户。

  王著道:

  “启禀陛下,曹都督乃太祖皇戚,为人又向来恭谨细致,入龙骧军为国征战已多年,此次数战皆胜,收河西走廊入版图,封公宜也。

  只是林仁肇虽然蒙陛下圣恩,入龙骧军有年,然而却是南唐降将,往昔对其国主李煜忠心耿耿。

  陛下宽仁大度,李煜如今在汴京安享荣华,交游士林,诗酒曲赋,也有些令名。

  臣以为李煜尚在世,似不宜加封身为龙骧军兵团大都督的林仁肇显爵,恐未来有不利社稷之事。”

  柴宗训听罢,心中迟疑起来。

  为大周社稷万全计,自然是如前世心胸狭窄、狠毒的赵二那般,毒杀李煜一了百了。

  然而柴宗训对于诗词风流、于社稷实无危胁的李煜,颇为爱其才。

  而对于怡贵妃周女英,及她所生的皇三子济界,在朝堂内外并无甚根基,相比起皇后符蓁蓁出身魏王府的显赫家世、贤贵妃第五朝露的自幼陪伴皇帝柴宗训在宫中长大的情义深厚,周女英虽然极为受宠,然而未来唯一的倚仗仅有皇帝柴宗训和儿子济界。

  大周朝廷中若无南唐派系的大员重臣,恐南唐降人一系人马未来的利益,皆难以保全。

  柴宗训念及此,当即道:

  “太傅,李煜如今已全然是个诗词大家,整日里与文人雅士聚会,不足为虑。

  而林仁肇在平定“定难军”之战、燕云之役中,皆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功劳卓著。

  且此人乃重义汉子,即已立誓效忠于朕,自不会三心二意。”

  王著踌躇半晌,终于还是说道:

  “陛下,臣斗胆而言:南唐虽已亡,然其旧主李煜仍在。

  昔前秦天王符坚对待降人太过仁慈,陛下须谨防慕容垂复燕之祸!”

  说起来,柴宗训还当真和前秦天王符坚有渊源。大小符太后出身的魏王符彦卿家,正是符坚后裔。

  只是六百年来,符氏早已融入了汉人中。

  柴宗训知太傅王著自小教导自己攻读儒家经典、传授帝王之学,对己的忠心那是无庸置疑,他对李煜和林仁肇等南唐降人的担心,也是为了大周社稷稳固。

  柴宗训同时又想到了前世明太祖打压张士诚降地江南一带、施以重赋一事。

  小心眼、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对于曾跟随张士诚抵抗自己的江南百姓耿耿于怀。

  于是对江南之地施以极重的税赋,导致江南之地的士民对朝廷暗怀不满,失去向心力。

  明末时以江南为根基的东林党,更是成了只为自身集团利益、坑害大明整个国家利益,满清派多铎统十万清兵一至江南,东林党的弘光朝廷手握六十余万大军,却文武都争相投降。

  可见民心向背之巨大效用。

  有了江南富甲天下的财赋,几十万人的满清竟然一步步征服了上亿人口的大明。

  柴宗训思虑片刻,喝了几口茶后,耐心向王著解释道:

  “太傅,如今我大周混一宇内,江南一带作坊、商业、海贸皆兴盛,上海又是皇家造船厂所在,此地士民的利益应当得以恰当维护才是。

  但江南因是南唐投降而归附,迄今为止,南唐降人在朝堂中并无重臣,这在朝廷制定政策时,不利维护江南一带士民的利益。

  长此以往,易增加不受朝廷重视的江南士民的怨气,对我大周内部团结不利。

  太傅的担心,朕明白是为了社稷稳固。

  而朕自登极始,即改革军队体制,监军财权和宪兵双重监督之下,军队已再不可能沦为统兵将领的私兵。

  不说林仁肇并非险诈之人,就算是他有反心,也绝无能为。”

  王著听柴宗训说的确是实情,也只得打消了疑虑。

  午后,柴宗训亲临皇宫南门外的社稷坛祭天,迎接西征大军凯旋。

  三军列阵于社稷坛前,向皇帝柴宗训行大礼参见,声震整个汴京。

  柴宗训扬手道:

  “众将士平身!

  众将士此次西征,将从我中华皇朝流落二百年的河西之地,一举收归国士,大扬朕大周国威于西域!功在社稷,朕要大加奖赏你们!

  兹册封第四兵团大都督曹彬为“甘国公”,加食邑至八千户。

  第六兵团大都督林仁肇为“肃州侯”,食邑三千户。

  全军将士一律官升三级,赏银二十两起。阵亡将士賜抚恤银二百两于其家,牌位入“英烈祠”。”

  全军欢声雷动,拜谢圣恩,汴京城中的庆功宴直举行了三天才罢。

  十月十七日,柴宗训前往庆陵拜祭父皇太宗刚回到皇宫,“皇家科学院”院长丁鲁班前来禀报:虎蹲炮经近一年的研究、半月的实战验证后,已确认研发成功。

  柴宗训一听大喜,亲自在禁军和武德司护卫下,前往汴京城南观看试炮。

  丁鲁班和同僚们造出的虎蹲炮,几乎完全是依照皇帝柴宗训的描述造出来的。

  只是为克制大辽的板甲骑军,虎蹲炮研发了两种弹药:

  一种为柴宗训所描述的锋税铁片、铁藜棘,对战除辽国板甲骑军之外的敌军皆可用。

  一种为专门克制板甲骑军的铁球,每个重达约半斤,实测中可将一里外的一尺厚木板洞穿,冲击力虽不能破板甲,然而可使着板甲的军士身受重伤,五脏巨创下或死或伤。

  柴宗训看罢试炮,当即下令皇家兵工厂马力全开生产此种虎蹲炮,限半年内先要造出一千门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0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k0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