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奇袭龙口县城东派出所_谍与战
笔趣阁 > 谍与战 > 第47章 奇袭龙口县城东派出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奇袭龙口县城东派出所

  “冯哥说笑了,就散货赚点那点钱,养活我和那几个孩子都费劲呢。今儿个不是该轮到我去死信箱查信吗,死信箱里这次有信了,信封里还有二十块钱。

  我不寻思着咱哥仨都好久没喝一杯了,这不就置办一桌……”

  傻柱说着,摸出一封信递给冯哥。

  “有事了?”耗子也凑过来看信件。

  “龙口县东城派出所……”

  “好家伙,就咱三个打派出所啊。”

  “没啥不行的,信上不说了吗,龙口县要分解了,县里的警察也人心惶惶的,到处找新出路呢。何况,这晚上,派出所能有几个值夜班的?”

  “咱哥三先喝着,下半夜咱去尾子胡同看看,有伪造的警察署治安系警员的身份和警服,可是方便多了。”

  “打个出其不意的话,问题不大,尽量不要弄出大的动静,悄无声息的撤退出城应该没啥问题。”

  “冯哥,派出所可是有钱、有枪的,嘿嘿!”

  “那最好了,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拿伪警察的钱,还客气啥?从派出所补充一些枪支弹药的,以后,咱哥三再行动,也多些依仗。”

  “那就喝呗,猪头肉啊,真特么的香啊。傻柱,你这次办的局气。”

  “那是,咱也打鬼子,打汉奸的,凭啥就吃糠咽菜的?来!冯哥!耗子!吃饱了,收拾汉奸去。”

  上次打死个日本商人,这次要去干伪警察,这些才是有种的好汉应该干的事儿。人生有了价值,生活有了意义,吃喝起来,理直气壮的多了。

  伪造证件很难吗?说实话,这个年代的公章,看着差不多就行了,还非得一模一样咋的?别说这时代了,就是前世的公章,要是没专业的仪器检测,谁看得出真假的。

  粗劣的伪造个公章,这活,‘多才多艺’的许大茂干的就不错。甚至公章上,是穆棱镇警察署的。都是满洲国警察,哪个镇子的警察的制服和公章都差不多的吗。

  尾子胡同,面部易容之后的冯哥三个人,穿上警服(其中一个制服的警衔还是警长呢),极度乔装之后,被蒙着脸的许大茂进行拍照,得!证件大致就利索了。

  两天之后,证件到手的冯哥三人,趁着夜色出发了。

  粗大事了!

  龙口县警务科城东派出所,一夜之间,倒下了一个编制警察和一个警务雇员,派出所里的枪支弹药和小金库被劫匪一扫而空。

  第二天,派出所上班的警察才发现的,劫匪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夜班的警察和警务雇员都被灭口了,啥线索也没有啊。

  劫匪都嚣张到这程度了,敢打劫派出所了啊。

  还别说,有‘多事’的路人提供了线索。说是晚上路过派出所的时候,看到几个警察进了派出所。很正常的事儿,也没人在意不是?

  至于劫匪啥时候走的,没人看到。估计啊,就算有人看到,也懒得报警。这年头的老百姓,谁愿意和警察打交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蟠龙山区域,小鬼子也来好几年了,警务科的派出所是第一次被人打劫,这性质也太恶劣了。

  查查!必须严查到底。

  线索还真的有,城门的伪军有线索,说是当天有三个穆棱镇警察署的警察进城办事。

  查去呗!

  耗子善于乔装,拍照的证件,和进出龙口县,都是乔装之后的形象。哪怕查到兴安镇,也找不到冯哥这三个人。

  警察的证件还是很好使的,进龙口城的时候,哪怕是龙口县城门口盘查的伪军,还敢仔细看你的脸是不是乔装过的?

  事后,冯哥三人都出了龙口城,想严查也没机会了。

  重新换成普通百姓的衣服,冯哥三个人,一人挑着两捆柴火,大白天的,大摇大摆的就回兴安镇了。

  满洲国的警察又不是神,怎么可能关注底层那么多的老百姓都在干啥?

  吴子墨为什么要冯哥三人袭击龙口县派出所,就是想给小鬼子添乱呗。不管这次汗王井宝藏的图纸碎片的出现是不是真的,派出所被打劫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影响力巨大,小鬼子起码不会全心全意的追踪汗王井宝藏的图纸碎片了吗。

  果然,龙口县的派出所被袭击,县里要求追查的文件到了兴安镇,追查令下到警察署的各个科室。那就查呗,似乎对自己也没多少好处,动力不足,兴安镇警察署的各个部门追查的力度也不大。

  毕竟,线索里说是穆棱镇的伪装警察吗,又不是兴安镇警察署的。

  “看来,没咋达到效果啊。”吴子墨对行动的后果,感到不满意,起码,兴安镇的警察署似乎没太当回事儿啊。

  开会了!开会了!

  会议议题当然是进一步查查汗王井宝藏的图纸碎片的线索。这次,复兴社的特务针对的林丰巷的苏家,落魄的满洲贵族。苏家在蟠龙山区域,也算是繁衍了几百年,主脉、支脉的人口一大堆的。

  每一个分支,都有可能是汗王井宝藏的图纸碎片的重要线索。那么涉及苏家的各个线索,都要查。

  警察署的各个系,涉及到苏家的主脉、支脉啥的大小家族,要查的很多。司法系也被分了一部分。

  那就去呗!

  三阳村有个苏家分支,这个苏家的分支目前似乎过的还不错,起码,比林丰巷的苏家富庶不少。司法系的任务,就是去查查三阳村的苏家那一支脉。

  兴安镇下面的村屯可是不少,三阳村算是比较的大村子,因为适合种植大豆,产量也很高。看到机会的几家,在这三阳村还建了几个大油坊。至于村民建立的私人小油坊也多的很。

  可以说,兴安镇八成的豆油,都来自三阳村。

  不仅仅是油坊,涉及都大豆产业的豆浆、豆饼之类的,鸡鸭猪狗甚至大牲畜养的也很多,附近的村屯很多也到这里购买,或者顺便卖出一些自家的产品。一来二去的,以三阳村为核心,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大市场,往来的人流是很多的。

  可见,这三阳村是很富庶的。苏家在这三阳村就有大片的大豆耕地,还有自己的大油坊,猪也养了几十头之多,光是各类顾工就二十好几个,妥妥的土财主。有钱赚,日子当然比林丰巷的苏家好过的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0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jk0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